蘋果電腦首席設計師Sir Jonathan Ive及Marc Newson亦共同研創了一枚全鑽石的戒指,但跟先前提到Shawish那枚不同,他們的戒指是由
合成鑽石所製造。蘇富比估值約15至25萬美金,而最终以高於25萬少許售出。
2018年,來自比利時卡塞爾的Giovanni Daems研創了一台
全自動鑽石鑲嵌機,相比以人手操作,鑽石鑲嵌到珠寶的時間
可快上15至20倍。這台機器於中國國際入口展覽上首度登場,而Daems的公司亦研發了多項有助業界邁向自動化的設備,如協助分類、加工的機械,以及自動化品質監控等。
鑲嵌機是其最新得意之作,每顆由機器鑲嵌的鑽石均是準確無誤,而品質跟人手鑲嵌的無異。
鑽石業界需引入新科技,以保證毛坯鑽石的切割過程更準確無誤,但另一邊廂,現代科技其實亦需要鑽石的供應。事實上,全球有七成生產的鑽石並非供給予珠寶業,而是用於其他行業。由於鑽石是世上其中一種最堅硬的物質,它常應用到其他工業過程,如:
- 太陽能:
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發了一種名為碳化矽的嶄新物料,它是由鑽石和矽組成的複合物,常用於太陽能板的電子芯片,能把太陽能轉化為家居或各式工業用的能源。
- 半導體:
我們都知道鑽石傳熱很快,卻不太傳電,因此它開始應用到電子電路,以取代傳統的矽。以鑽石造的半導體比起其他導體傳熱更好之餘又不導電。
- 水源處理:
堅硬的鑽石能抵禦嚴峻的環境。它幾乎不受外界影響,加上本身的電化學特性,用作淨化水質實在非常合適。
- 防偽技術:
信不信由你,原來美國有家名為Taneeh的公司,專門利用鑽石微粒以製作防偽系統,這項識別技術能防止舞弊及減少全球的盜竊罪案。
由此可見,鑽石用途非常廣泛,相信日後可應用到更多不同層面。而每當有人研發出新的用途,無論是鑽石業界本身還是其他行業均不會坐視不理,鑽石的發展潛力可謂一日千里。